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去这三个地方看看

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去这三个地方看看

前不久,一则新闻曝光——

浙大一院精神专家指出,疫情结束后,人们的心理问题或将出现“井喷”。

而这,是长期压抑、持续遭遇外界压力的结果。

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去这三个地方看看

一位哲人曾说:

灾难有时不仅来自于外界,也来自我们的内心。

因为疫情,我们的生活秩序被打破,宛若困兽,待在屋子里整整两个月。

在这场没有硝烟却长达两个月的战争中,我们失去了太多。

疫情结束,不是一场战争的胜利,而更可能是一次新灾难的诞生。

疫情结束后,一部分人会被无助感包裹,一遍遍回味悲伤,重复回忆逝去的亲人与美好的曾经,甚至没有办法挣脱,演变成心理疾病。

如果坚持不下去,等到春暖花开那天,请一定要去这三个地方看看。

01 火车站

关于离别,作家龙应台这样说过——

我渐渐懂得,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是今生今世目送他的身影渐远。

人生在世,我们总要与亲人朋友离别,成为彼此生命中的匆匆过客。

火车站,是离别的代名词。

2010年,我人生中第一次出远门,去外地参加作文比赛。

双肩背的带子勒得我的肩膀生疼,每走一步,书包里的玻璃水瓶和罐头都传来沉闷的撞击声。

跟着学校的大部队,走进检票通道。出于对前方的迷茫,我下意识往后转了下头。

母亲就站在检票通道外,她的眼神看过去如水般平静。

一个星期后我回到家,小心翼翼地把证书展示给她看。

母亲的手摸了下证书上烫金的字体,脸色看过去有些失意。我后来才知道:那天我转身向前,她很快就哭了。而我一直以为她的鼻子红了是被冻的。

在她的心里,我长大的证明不是这张红艳的证书,而是不再留恋她的目光、学会了向前看。

人生,总要分离。

17年春节,一位记者在火车站拍下了很多珍贵的画面:

火车即将开远,站在站台的女生送别将要离去的亲友,她攥着亲友的手,舍不得放下,脸上满是泪水。

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去这三个地方看看

一对年轻的恋人即将分离,隔着玻璃车窗,女孩脸上挤出微笑,比着“耶”想要安慰似乎惆怅的恋人。

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去这三个地方看看

一个年轻的父亲要送走自己的孩子,他站着不动,凝视着一窗之隔的孩子,仿佛要把她刻进自己的眼里。

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去这三个地方看看

一对夫妻并没有离别的悲痛,他们深情款款,脸上带着微笑,隔着窗户击掌。

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去这三个地方看看

《庆余年》曾说,我们每个人终将分离,但我们终将会在另一个地方相遇。

疫情过后,我们总要习惯分离。把离开的人暂时视作生命中的过客吧,擦干眼泪,心平气和地朝前。

人生注定是兜兜转转的巧合和命中注定的聚散,向前走,我们总会再相遇。

02 凌晨四五点的菜市场

知乎网友曾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他的父母是卖菜的小商贩,每天抹黑起床,蹑手蹑脚地生怕吓醒孩子。为了节省时间,常常吃开水拌剩饭。

因为吃冷饭,母亲得了肠胃炎。有一回收到了一张50的假钞,气得连饭也不吃,狠狠地扇自己的巴掌——

50块,是他们一家四口一星期的伙食钱。

生活,你为什么这么难?

南昌一位记者夜访过凌晨的菜市场:喧闹,疲惫。卖鱼的小贩为了供女儿上学,手又肿又白,裂开了许多小细口。

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去这三个地方看看

因为手指长时间泡在水里,甚至连弯曲也不能够。可这个鱼贩认真地说道:为了孩子,一切都值得。

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叫小韩,他是水产店的伙计。凌晨四五点,别的年轻人在睡觉,他却在打工赚钱。

防水围裙、胶鞋是他的必备用品。红色的围裙上还粘着鱼鳞,半大小伙子,早已习惯每天在潮湿中工作。

小韩说,他今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好好睡一觉。他已经很多年都没有睡过囫囵觉。

“人,总要混口饭吃嘛!”

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去这三个地方看看

凌晨的菜市场,最火的永远是做水产的。因为这个时候鱼刚送过来,新鲜。

许多水产人开玩笑说,自己是挣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活鲜运输,路上稍不留神,就会全军覆没。”

那一车的鱼不只是海鲜,更是一家人的命运。

我曾见过一个四十岁的男人跪在轮胎前孩子般哭泣,无他,他辛辛苦苦运来的鱼都死了,微薄的利润化成了泡沫。

他也许是一个孩子的父亲,是一个小家的顶梁柱。

哭过之后,抹干泪,又重新干起了活——

无论发生了什么,人总是要活的。

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去这三个地方看看

如果你见过凌晨四五点的菜场,那么你足以解释人生。

这里的人生如蝼蚁,却活得顽强。生活很难,要吃的苦很多,可是我们依然要向前看。

03 医院

作者唐一曾说,没有任何地方,能像医院一样,折射出大千世界里的人生百态。

前不久,微博上有一则令人唏嘘的视频:

一个医生全身包裹着防护服,小心翼翼地给病人喂水,病人喝了两口,竭尽全力地喊道,“等会儿再喝。”

水还没凉,人却走了。

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去这三个地方看看

画面的最后,是医生捧着脸哽咽的样子。

医院是离死亡最近的地方,更需要我们向死而生。

非虚构平台“在人间”讲述了武汉女生倩倩在医院失去母亲的故事。

当她赶到医院时,妈妈还有体温。耳边是哥哥大声的喊叫:“还有心跳,医生,还有心跳啊”。

没有一个人可以接受亲人无辜离去的事实,可是我们也不得不接受。

疫情统计里的死亡3000人,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个人死了这件事重复了3000次。每一个人都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他们都有朋友,家人,都在这个世界上用力的地活着。

倩倩的爸爸感染了,倩倩的哥哥也感染了。身体出现了一点不适状态的嫂子情绪激动地对她说:如果我们家5个大人都感染了,孩子怎么办?

当她失去信心时,感染的家人,唯一的期盼是希望健康的人可以好好活着。

在疫情中,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她的丈夫没有床位,待在家里将要离开时,温柔地抚摸了妻子的脸说:等我走了,你一定要找到一个比我更爱你的人。这样我在天上也才会幸福。

只要我们记得那些离开的人,他们便没有真正的离开我们,只是换了种形式陪伴我们。

我们努力地活着,放过自己,也是对逝去的亲友最好的纪念。

04

作家方方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人的头上,便是一座山。

面对灾难,我们放弃希望,不想振作自己。可是灾难总有过去的一天,我们终会迎来春暖花开。

人生短暂,一如茫茫大海上的芦苇般渺小。

比起缅怀过去的悲伤,我们更应该放眼未来的幸福。

这不只是更好的抉择,也是逝去之人的期盼。

去更好地生活,拥抱未来,去鼓舞自己,生活再难,也要朝前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育儿妈咪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ermami.com/113325.html

(0)
上一篇 2020-07-09 18:41
下一篇 2020-07-09 18:4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