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模仿能力有多强?家长们一定想不到,忍不住笑出了声

说到孩子在小的时候哪些能力是最强的,那我认为一定是孩子的模仿能力了,而孩子模仿的最多的的就是自己的父母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且模仿的都是非常的像的。并且孩子每一个模仿的场面都是让人看着非常的哭笑不得的。

孩子的模仿能力有多强?家长们一定想不到,忍不住笑出了声

我们首先来看看第一个宝宝,这位宝宝的妈妈非常的疑惑,怎么孩子这几天走路的姿势怎么还非常的奇特呢,明明之前还不是这个样子的。

孩子的模仿能力有多强?家长们一定想不到,忍不住笑出了声

于是这位妈妈就开始四处寻找起原因来,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原因,直到有一天发现宝爸带着孩子看着动漫,发现其中的动漫人物和孩子的走路方式非常的像,这才找到原因,看着动漫人物的动作,再想想孩子之前的姿势,也是非常的神似了。

孩子的模仿能力有多强?家长们一定想不到,忍不住笑出了声

第二个宝宝的异常也是宝妈发现的,孩子最近的表情总是开始保持一个,把嘴嘟嘟着特别的可爱,但是无论在玩的时候,还是平常在待着的时候,就连睡觉的时候都是这个可爱的表情。宝妈也是以后了很多天才发现原来孩子的表情居然和一个床上的小恐龙玩偶是一个样子的,这个发现也是令宝妈笑翻。

孩子的模仿能力有多强?家长们一定想不到,忍不住笑出了声

第三个宝宝不知从何时开始每天都在嘟着个嘴,看起来就像是可爱的小鸭子,全家人都很疑惑这个问题也没有人在孩子面前做过这个动作啊,孩子为什么没会有这样的举动,知道孩子的爷爷发现了一直放在自家电视上的一个小挂件,拿起来仔细一看果真是和孩子的动作一模一样,全家人也是都忍不住笑出了声音,就连这么小的东西孩子也是能够看见没并且学的非常的相似。

孩子的模仿能力有多强?家长们一定想不到,忍不住笑出了声

最后一个宝宝也是更好玩,本来是被爸爸抱着在路上正走着呢,也不知道是看见了什么,那个小胳膊就突然动了起来,这令孩子的家长很是不解,直到看见了那个在路边胳膊正在晃动着的人偶娃娃这也才明白过来。

孩子的模仿能力有多强?家长们一定想不到,忍不住笑出了声什么是模仿

模仿是人类的本能,模仿他人是我们习得后天知识和技能的最主要方式。尤其是对孩子而言,成长中不断模仿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是他们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完善知识结构的必经过程。模仿和重复一样,是形成习惯的重要因素,这一行为本身并没有错。甚至可以说,爱模仿的孩子是聪明的体现,模仿帮助孩子学习和适应,有利于孩子理解他人情感。

孩子的模仿能力有多强?家长们一定想不到,忍不住笑出了声

孩子很小分不清好与坏的界限,所以就会模仿走自己有兴趣的事物。这个时候就应该家长来帮助孩子。

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更容易模仿、学习身边人的言行举止。父母不恰当的语言、行为都有可能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特别留意自己的行为,不说脏话、不乱丢垃圾、不乱发脾气,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的模仿能力有多强?家长们一定想不到,忍不住笑出了声利用好孩子的模仿敏感期

1岁前,孩子大多时间都与爸爸妈妈等家人在一起,他们对爸爸妈妈的表情非常敏感、感兴趣,家长要用丰富的表情、积极的情绪和语调与他们沟通。给孩子准备一些摇铃、小鼓、沙锤等玩具,引导他们模仿自己做晃动、拍打的动作,满足他们的模仿需求,增进亲子关系。

等到孩子两三岁之后,家长可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模仿好的行为。也可以和他们一起玩角色扮演的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模仿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想法、特点,丰富情感,满足自己的模仿需求。

孩子的模仿能力有多强?家长们一定想不到,忍不住笑出了声教孩子学会判断行为的恰当与否

孩子年龄还小,不能判断哪些行为是恰当的、哪些行为是不恰当的。平时,家长可以借助绘本、故事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判断哪些行为/语言是好的,哪些行为/语言是好的,逐渐培养起他们的是非观。当孩子模仿了他人的正确行为时,家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进行反复的正面强化,增加他们重复正确行为的可能。

孩子的模仿能力有多强?家长们一定想不到,忍不住笑出了声

另外,家长还要跟孩子明确安全与危险,明确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事情是一定不能做的,只有处在安全范围内的行为,才是可以模仿的。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还能规避一些不恰当的模仿行为。

巧妙预防和应对孩子不恰当的模仿行为

孩子除了模仿爸爸妈妈等家里人,也会模仿动画片、故事中角色的语言和行为,因此,家长不仅要以身作则,还要严格把关孩子接触到的内容,以防他们模仿其中的不良行为。

孩子的模仿能力有多强?家长们一定想不到,忍不住笑出了声

但由于孩子年龄还小,难免会模仿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比如说脏话等。这时候家长会发现,自己越是着急大声呵斥、阻止他们,孩子模仿得就越起劲。反而,如果家长不理睬、不回应他们,孩子就会发现这样的行为不能吸引家长的注意,重复几次之后,他们就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慢慢地就会失去兴趣了。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试试“冷处理”的方法,不回应他们的不良模仿行为。等到孩子年龄大一点,家长就可以直接跟孩子沟通,告诉他们哪些行为是不恰当的,不能模仿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育儿妈咪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ermami.com/287915.html

(0)
上一篇 2021-01-12 16:27
下一篇 2021-01-12 16:27

相关推荐